【台北馬拉松2016】改變的開始

記得還是ING和富邦冠名贊助的時代我也曾參加過台北馬拉松。富邦(2012年)那次是半馬,ING那次則應該是更短的距離。看著掛在牆上的富邦台北半馬獎牌,腦中浮現不出任何記憶,的確,「在台北市跑馬拉松」的印象就只有「要很早起」、「會被計程車司機罵」,沒什麼美好的回憶。當年的台北馬到底跑了那裡?好像就是仁愛路吧和河濱吧,從城市馬扮演城市行銷的角度來看完全不行,又或許當年還沒有城市行銷這樣的概念吧。

2016台北馬新路線。

事在人為,10月的台北馬拉松論壇上有幸聽到台北市體育局對台北馬拉松未來的規劃和展望。在那之前也已聽說2016年台北馬拉松將小幅變更路線,納入各個古城門和總統府。心想在台北生活了大半輩子也還沒真的在自己家鄉跑過一場全馬,就決定了這趟2016年唯一的「海外」馬行程。

今年台北馬拉松也開始有個還算有模有樣的EXPO,裡面有歷屆獎牌展示區和廠商展區,也有日本的馬拉松來參展宣傳。不過非跑者還得花錢買票或是打卡才能入場,收費模式令人不解。

一早從南京三民站上車後的車廂狀況。

6:30起跑,當天捷運提早到5:15發車。冷清的捷運車廂和街景,令人懷疑今天真的是台北馬拉松嗎?這城市可能還沒睡醒,畢竟跑者在台北還是小衆吧。

台北馬拉松沿路風光

來到市府前的會場,寄物及動線安排都蠻順暢的,可惜大會舞台區的廣播大概只有站在起跑線最前面的那一區才聽得到。總之時間到了就跟著大家起跑。台北全馬初體驗,START!

來自神戶的日本跑友。

熟悉的仁愛路圓環。

首先經過從前的台北府城東門: 景福門。

接著相繼經過南門、中正紀念堂、小南門、中華路、北門、忠孝東路。

右轉行經從前的書店街: 重慶南路。

來到總統府前,這幾公里令人印象深刻,算是有台北特色的路線。心想總統府前也是個不錯的終點,以總統府為背景跑入終點,與2017東京新路線或有異曲同工之妙。

跑到中山北路後,全馬與半馬的選手合流,賽道頓時變得擁擠,直到進入河濱公園後才又海濶天空。

本地跑者雖對河濱賽道多感不滿,但對外地人來說這裡風景還是不錯的。觀光客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角度自然與在地居民不同。

最後穿過基隆路隧道,在101的身邊跑回市府前的終點。

整體來說,城市路段有跑出台北魅力,河濱路段若再多些市民參與加油就更好了。

路跑社團和市民的參與

Sweets Fit 甜蜜力量的加油團。

今天令人驚艷的不只有納入新路線的台北市古城區,還有走上街頭為跑者加油的人們。當然人數未能與東京等地相提並論,但也足以讓人感受到市民參與程度的提升。

民生慢跑的私補,有台啤和米粉湯。
江湖跑堂的私補據點。

江湖跑堂和民生慢跑在河濱提供私補,Sweets Fit 甜蜜力量的加油團隊在中華路上熱情吶喊,還有在日本認識的跑友也在中山北路上為鮭魚返鄉的我加油。

台北的跑步文化尚待蘊釀

向交警訴苦的市民。

台北馬拉松和理想的城市馬之間的距離大概是,在台北,跑者跑你的,但99%的其他市民照過自己的生活。跑者 and 市民?還是跑者 vs 市民?可惜台北仍屬後者。

經過許多路段時都覺得等著過馬路的市民發出一股無形的怨氣。 (當然也有把怨氣發在交警上的) 從跑者的角度可能會覺得,一年就這一天難道不能「相忍為台北」嗎?但對台北的多數市民而言,他的生活體驗與路跑沒有任何連結,又怎會看到城市馬有可能帶來怎樣的好處和效益?

台北馬拉松的未來

馬拉松 看世界 /Run the World主編莊曉陽在跑完今年台北馬拉松後說台北馬已開始質變,很多私補,打氣市民也多,河濱更比香港絕大部份路跑賽道都好。

至少是個進步的開始,期待明年後年大後年,跑團相呼應、跑友帶朋友,一步步為台北馬塑造新文化。

Leave a comment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